来蒙特利尔八余载,常常听到各色皮肤的外国人称赞我们华人勤奋,好学,聪明,并有很高的教育背景,心里美滋滋的。因为身为中国人的我,总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。就连出生在加拿大的儿子也常常对别人说,他是一个中国人。在2005年和老公带着不到四岁的儿子第一次回国探望父母时,有一位中国的朋友和儿子开玩笑说:“小家伙,你是加拿大人,为什么跑到我们中国来?”。儿子振振有词的对我的那位朋友讲:“我是一个中国人!当然可以来中国了!”所有在场的朋友们听了哈哈大笑。我和老公的心里充满了感动。
昨天晚上,第一次和邻居的男主人交谈。因我们两家都是七月初新搬到这个Triplex(即一个小楼里只有三户人家)每次见面只不过打一声招呼。邻居一家人是伊拉克的穆斯林。开始时,尤其是我们看到女主人和他们十三岁的女儿都蒙着头斤。我和老公有一些戒心。但过了两个月后,看起来他们也很友好。尤其是儿子又和他们家的七岁女儿交上了朋友,戒心也就放下了。所以,男主人这次和我讲话时,我也就多谈了一会儿。谈话间,才得知他们来自科威特。男主人曾在86-93年辗转加拿大个市(诸如,多伦多,Halifax,维多利亚城),后又回到中东的科威特和伊拉克,做生意,又有机会到中国的深圳,广州做生意,开公司。今年又回到加拿大,来到蒙特利尔。
他对我说,他比较喜欢中国人,因为中国人对他很友好。尤其是大陆的中国人。接着,他就谈起了在加拿大的华人。他说,总的来说,国内的中国人比加拿大的华人友好得多。他认为,加拿大的华人不象其它族裔那么团结。他还说,时常他看见,加拿大的华人彼此之间不分享信息,更有甚者,有些加拿大的华人在剥削自己人。我当时为我们的同胞辩护说:“也许,我们在这里更多的是为了生存而奋斗挣扎。每个人都很忙,生活的压力使我们的同胞喘不过气来。所以,很难让这里的中国人象国内的同胞那么友好。”
时常,我们会听自己的同胞经常在抱怨说,我们华人不象其它有些族裔那么团结。这是第一次从一个外国人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。心里的确有些难过。难过的不是他的话,而是和他谈话之后的沉思。心想,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象犹太人那么团结呢!
当时,创立圣劳伦斯河畔的百合众人博客,其实心中有着这样的一个想法,就是能够在共同创作,互相促进,互相学习的过程中,大家能够共同分享来加创业的心得和体会,能够共同分享我们的挣扎和困惑。让后来人看了我们的所写所想,让他们知道,当他们有挣扎和困惑时,他们会感到,他们不是一个人在那里苦苦挣扎,因为他们还有我们这些同胞站在那里为他们加油。
“柯达总裁叶莺曾说,海外的华人就像无根的兰花,你把它移植到另一个文化氛围中,不带当地的土壤,它还是一样可以国色天香。”(摘自飞鸿踏雪泥的博客)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的圣劳伦斯河畔的百合开遍异国的土壤,我们不仅仅个个是国色天香,我们做为一个整体,还会发出阵阵暗香来呢!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实话实说(The Truth)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实话实说(The Truth). Show all posts
Thursday, September 6, 2007
Thursday, August 16, 2007
童子对答
儿子有一个好朋友,叫Jason,二人同年出生,儿子较Jason大半岁。两个小家伙去的是同一个幼儿园,上的是同一个法语学校,读的又是同一个中文学校,两家住得很近,平时两人经常一起去踢足球,一起去游泳,一起去滑冰,偶尔也有些 sleep over 。
记得是儿子五岁那年冬天,周末的一天傍晚,两个小家伙在我们社区的 Arena 滑完了冰,仍然意犹未尽,玩兴不减,吵着闹着还要回我家玩。两个爸爸都说OK后,两人迫不及待,兴高采烈地跳进了我的车。
行进在回家的路上,喧闹的二人安静了少许片刻。这时,儿子突然开口说:“看,前面那辆车是你爸爸的车!” Jason 瞪大了眼睛仔细观瞧, 回答道: “对, 是我爸爸的。我都看到爸爸带着眼镜了。” 停顿了片刻, Jason 又随口说道: “ 我爸爸带上眼镜看上去有点老了。” 此时的儿子仿佛受了某种感染, 也随声附和道: “ 是啊, 我的爸爸看着也比以前老了。”
接下来, 稚嫩的声音又娓娓响起, 以一种幼儿少有的安静和沉思。
儿子说: “ 我们将来也会长大的, 也会变老的。”
又说道: “我们长大了就要自己睡觉, 不能再跟爸爸妈妈睡。”
Jason 补充道: “还要自己吃饭, 不让爸爸妈妈喂。”
儿子说: “ 要自己装书包, 自己上学校。”
Jason 道: “ 要自己穿衣服, 自己穿鞋子。”
儿子说: “还要自己刷牙, 自己洗澡。”
很显然,这些都是他们眼前身边能想到的事情。听着倒也觉得有几分童趣和天真。但没想到,他们天真无邪的思考又在继续延伸。
这时, Jason 问道: “ 我们会有自己的小孩吗?”
儿子像个大人似地回答道: “会的, 我们会有自己的小孩。像现在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小孩一样。”Jason 说: “ 那我们就带他们去玩儿。”
仿佛自己已经长大,他们又继续憧憬着长大以后的事情。
沉思了片刻, 儿子说到: “等我们长大了, 我们会挣一些钱, 我们会给爸爸妈妈一些我们挣的钱…….”
然后,似乎又想起来些什么,儿子又说道:“我们会买一个自己的 house, 不再和爸爸妈妈一起住…….”
Jason 问道: “还有什么呢?”
这时, 儿子有些伤感, 静静地望着窗外, 然后回答道: “ 我们会离开爸爸妈妈, 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。在那个地方, 爸爸妈妈看不到我们, 我们也看不到爸爸妈妈。”
显然, 同儿子一样, 此时的Jason 也有些伤感, 遂又问道: “那如果我们想念爸爸妈妈, 爸爸妈妈也想念我们了, 那该怎么办?”
此时, 儿子的答案似乎也颇有些无奈: “那我们就买张飞机票去看他们吧。”
静静地听着他们中文不甚流利的对答, 我的眼眶已经润湿, 眼泪几乎夺眶而出。这些话本来是我们经常提及的, 平时没有太多的感触。但此时由五岁孩子的口中说出, 撞入我的耳膜, 在我的心底深处产生了莫名的震撼。那缕淹没在平时生活琐碎之中的情丝被深深地拨动, 那泊在滚滚红尘中压抑已久的浓浓的乡愁被再次搅起。遥想原乡而居, 白发苍苍的高堂老母, 她那思儿的心节, 望眼欲穿的双眼, 却不恰如这小儿对答所言?! 我不曾记得我年少时是否也与儿时的玩伴有过类似的对话, 而眼前这童子的对答却分明昭示了我们人生的轮回。昔日生作人儿郎, 今朝长成人父母。今日为人父母的你我, 可曾忍得与爱儿半日的分离,但却只留下生身的父母在遥远的天际翘首以盼我们下一次的归期。
记得是儿子五岁那年冬天,周末的一天傍晚,两个小家伙在我们社区的 Arena 滑完了冰,仍然意犹未尽,玩兴不减,吵着闹着还要回我家玩。两个爸爸都说OK后,两人迫不及待,兴高采烈地跳进了我的车。
行进在回家的路上,喧闹的二人安静了少许片刻。这时,儿子突然开口说:“看,前面那辆车是你爸爸的车!” Jason 瞪大了眼睛仔细观瞧, 回答道: “对, 是我爸爸的。我都看到爸爸带着眼镜了。” 停顿了片刻, Jason 又随口说道: “ 我爸爸带上眼镜看上去有点老了。” 此时的儿子仿佛受了某种感染, 也随声附和道: “ 是啊, 我的爸爸看着也比以前老了。”
接下来, 稚嫩的声音又娓娓响起, 以一种幼儿少有的安静和沉思。
儿子说: “ 我们将来也会长大的, 也会变老的。”
又说道: “我们长大了就要自己睡觉, 不能再跟爸爸妈妈睡。”
Jason 补充道: “还要自己吃饭, 不让爸爸妈妈喂。”
儿子说: “ 要自己装书包, 自己上学校。”
Jason 道: “ 要自己穿衣服, 自己穿鞋子。”
儿子说: “还要自己刷牙, 自己洗澡。”
很显然,这些都是他们眼前身边能想到的事情。听着倒也觉得有几分童趣和天真。但没想到,他们天真无邪的思考又在继续延伸。
这时, Jason 问道: “ 我们会有自己的小孩吗?”
儿子像个大人似地回答道: “会的, 我们会有自己的小孩。像现在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小孩一样。”Jason 说: “ 那我们就带他们去玩儿。”
仿佛自己已经长大,他们又继续憧憬着长大以后的事情。
沉思了片刻, 儿子说到: “等我们长大了, 我们会挣一些钱, 我们会给爸爸妈妈一些我们挣的钱…….”
然后,似乎又想起来些什么,儿子又说道:“我们会买一个自己的 house, 不再和爸爸妈妈一起住…….”
Jason 问道: “还有什么呢?”
这时, 儿子有些伤感, 静静地望着窗外, 然后回答道: “ 我们会离开爸爸妈妈, 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。在那个地方, 爸爸妈妈看不到我们, 我们也看不到爸爸妈妈。”
显然, 同儿子一样, 此时的Jason 也有些伤感, 遂又问道: “那如果我们想念爸爸妈妈, 爸爸妈妈也想念我们了, 那该怎么办?”
此时, 儿子的答案似乎也颇有些无奈: “那我们就买张飞机票去看他们吧。”
静静地听着他们中文不甚流利的对答, 我的眼眶已经润湿, 眼泪几乎夺眶而出。这些话本来是我们经常提及的, 平时没有太多的感触。但此时由五岁孩子的口中说出, 撞入我的耳膜, 在我的心底深处产生了莫名的震撼。那缕淹没在平时生活琐碎之中的情丝被深深地拨动, 那泊在滚滚红尘中压抑已久的浓浓的乡愁被再次搅起。遥想原乡而居, 白发苍苍的高堂老母, 她那思儿的心节, 望眼欲穿的双眼, 却不恰如这小儿对答所言?! 我不曾记得我年少时是否也与儿时的玩伴有过类似的对话, 而眼前这童子的对答却分明昭示了我们人生的轮回。昔日生作人儿郎, 今朝长成人父母。今日为人父母的你我, 可曾忍得与爱儿半日的分离,但却只留下生身的父母在遥远的天际翘首以盼我们下一次的归期。
Wednesday, August 8, 2007
写博客的苦衷和快乐
写博客的苦衷和快乐 作者: 蜜雪儿 写于八月三日
在过去两个星期以来,我一直忙着在写旅行日记.不幸的是迄今还没有完成, 我方意识到这写博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.
最初写第一个博客时,只想找一地发表一下照片和感想,这样一来,我的家里人,同学和朋友可以得知我的近况.不过最不便的是我没有汉字系统,打不了汉字. 于是便写起了英文. 偶尔用google & 金山词霸写一段落,翻译一段落. 稍做改动. 有时,尽管不能完全尽善尽美. 但,总归是汉语.文章太长时,便直接帖在网上,不做翻译.于是,我的博客变成了一本日记本儿.
我这人总是不闲事大,事多.最近,在sinoquebec去网址找去加东的游伴看到一些写游加东的帖子.从加东回来后, 乘兴整理编辑照片与大家参考共享. 没有描述,没人知道你曾经走过那里.于是,对自己说,写游记吧.趁热打铁.对还没有出发的朋友也许是一借鉴.
说起来简单. 白天上班, 整理编辑照片占用了四个晚上. 本人又不是专业摄影师.但是只想弄得更有层次一些.上传,排序.样样占时间. 好在照片传完了. 接下来就是写. 上周末和上周,又加了一点班, 写了几篇. 长时间伏案工作,白天黑夜. 博客没写完,搞得筋疲力尽不说,工作上更无效率而言. 也不知是否有朋友从我的游记受益.否则,徒劳无功!
可幸的是. 在写游记的大忙之余,偶尔忙里偷闲步入了他人之地,可以欣赏他山之石.大多的时后,是经不起诱惑,忍不住踩一踩他人的地盘.在胡乱点击中,竟走进了韦森教授的博客. 与他老之缘是去年去哈佛大学看我先生的表姐.听他的对比诸大学的建筑风格和校园设计,到如今还历历在目.因为韦森教授是经济学教授,从他的博客得已进入和了解更多的经济学界的名人的博客.可以说是大开眼界,受益非浅!
在深入浅出之余,又结识了梦笔生花(一个美丽的职业漫画手). 好一个梦里花开花落,你说:人生几何?. 更有幸的是阅读了Dedian 的"仍在北美"博客. 可谓行文细腻,感人至深. 同时为我先生记下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炒股.诸如王国强,老沙,股神无招等等. 何乐而不为?
在过去两个星期以来,我一直忙着在写旅行日记.不幸的是迄今还没有完成, 我方意识到这写博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.
最初写第一个博客时,只想找一地发表一下照片和感想,这样一来,我的家里人,同学和朋友可以得知我的近况.不过最不便的是我没有汉字系统,打不了汉字. 于是便写起了英文. 偶尔用google & 金山词霸写一段落,翻译一段落. 稍做改动. 有时,尽管不能完全尽善尽美. 但,总归是汉语.文章太长时,便直接帖在网上,不做翻译.于是,我的博客变成了一本日记本儿.
我这人总是不闲事大,事多.最近,在sinoquebec去网址找去加东的游伴看到一些写游加东的帖子.从加东回来后, 乘兴整理编辑照片与大家参考共享. 没有描述,没人知道你曾经走过那里.于是,对自己说,写游记吧.趁热打铁.对还没有出发的朋友也许是一借鉴.
说起来简单. 白天上班, 整理编辑照片占用了四个晚上. 本人又不是专业摄影师.但是只想弄得更有层次一些.上传,排序.样样占时间. 好在照片传完了. 接下来就是写. 上周末和上周,又加了一点班, 写了几篇. 长时间伏案工作,白天黑夜. 博客没写完,搞得筋疲力尽不说,工作上更无效率而言. 也不知是否有朋友从我的游记受益.否则,徒劳无功!
可幸的是. 在写游记的大忙之余,偶尔忙里偷闲步入了他人之地,可以欣赏他山之石.大多的时后,是经不起诱惑,忍不住踩一踩他人的地盘.在胡乱点击中,竟走进了韦森教授的博客. 与他老之缘是去年去哈佛大学看我先生的表姐.听他的对比诸大学的建筑风格和校园设计,到如今还历历在目.因为韦森教授是经济学教授,从他的博客得已进入和了解更多的经济学界的名人的博客.可以说是大开眼界,受益非浅!
在深入浅出之余,又结识了梦笔生花(一个美丽的职业漫画手). 好一个梦里花开花落,你说:人生几何?. 更有幸的是阅读了Dedian 的"仍在北美"博客. 可谓行文细腻,感人至深. 同时为我先生记下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炒股.诸如王国强,老沙,股神无招等等. 何乐而不为?